心理疏导
孩子为什么听不进你的话?
来找我做辅导的家长,不少是希望解决他们与孩子的沟通障碍。经常遇到同样的一个情境是,家长满怀不解加一腔悲愤地问我:一件事我说多少遍了,他怎么就听不进去?!这时我会故意追问一句:“您说多少遍了?”家长则一边流露出更多愤慨,一边无奈地回答:“告诉您吧,绝对不下几十遍,上百遍都有!”可关键问题是,如此苦口婆心孩子都听不进去,是不是说话的方式出了问题呢? 于是我引领家长去做些切身的体验。我代表孩子,让家长对着我说那些他们认为很重要、说了几十遍上百遍但孩子就是不听的话,呈现平日的情景。之后我会建议停顿一两分钟,为的是让彼此都有点时间,确定刚才说话和听话时自己的身体状态、感觉以及感受。然后角色对调,家长代表他们自己的孩子,我来扮演这个家长,我用家长与孩子说话的姿态、表情、语音、语调和语气,重复家长刚说的那些话。最后,我们互相交流做“家长”和做“孩子”的体验。 完成上述角色扮演后,绝大多数家长表示震惊——原来我们平时是那样说话的!我们那样说话,连自己都受不了啊!甚至有家长感慨,难怪我们很多时候真诚到了声泪俱下也没有效果,自己气得半死孩子竟视若无睹、依然故我…… 家长们因切身感受有所醒悟后,我会引导他们练习改变旧的模式,找到新的句式、切入点、姿态等,重新演绎和孩子沟通的过程。一般情况下,亲子之间的沟通都会比最初顺畅很多。 也有一些家长要求我给出“正确”的语句、措辞以及沟通姿态,我只好抱歉地说:“很遗憾,这类要求我能力不及,饭要自己去吃,日子没有人可以替您去过,具体方法在您自己身上,要您自己去找。” 每个家庭有不同的环境、习惯、背景以及历史,对于求助者,我能够给出的是方法论,同时帮助家长逐渐祛除头脑中固有的那些限制性念头,比如:我的孩子当然就该听我的;学习成绩好才是好孩子;我的人生注定都是挫败,我不会快乐的……让家长体会到那些推动性信念的有效性,比如:孩子是独立个体,应该受到尊重,我应该听听他的想法;我有资格、有能力获得快乐的人生……帮助家长在这些信念的指导和支撑下,有效地解决问题。
说说我自己的一个案例吧。 父亲家规严苛,比如,饭必须吃得一干二净,碗里绝对不能剩一颗甚至半颗米粒。对此我的两个哥哥执行得一丝不苟,那是说上一遍之后,再用上一两回呵斥和几个巴掌训教出来的结果。但是唯独在我这个女儿面前,父亲的军人威严总是失效。从我记事起,面对我碗里顿顿有剩余米粒的情况,他的表情是怒不可遏的,但每次出语都保持柔声细气,给我讲那是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……下一顿饭后,他带着一脸的压抑重说起来……如此N年。 直到有一年奶奶来我家,饭后我的碗边照旧剩下一粒米。父亲的眼睛已经瞪圆了,奶奶却慢慢拿起我的碗,把那颗米粒夹起放进自己嘴里,然后笑咪咪地看着我说:“老家有句老话说啊,谁要是不把饭粒吃光光,以后娶的老婆或者嫁的先生就是个‘痘皮脸’……”那以后,我的碗里再也没有剩过米粒! 父亲用我那个年龄没兴趣也几乎听不懂的话告诫我,即便天天重复、顿顿教训,也完全没有效果。而奶奶用一个小女孩在意的内容来劝戒,一下子就让我的坏毛病改掉了。 现实生活里的沟通困难,通常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,因此也不要寄希望于一天就得到根本改观,一次就达到期望的效果。在沟通问题上有一条铁律:沟通的效果,取决于对方的回应。你说的话触动不了听者的神经,就算重复一万遍,也只能得到同一个结果——对方听不进、根本不听甚至完全听不见,因为每一个人都有“选择性收听”的能力,即,愿意听的、潜意识里想听的,才会听、才听得到;不喜欢、不愿意、潜意识排斥听的,会被我们身体的相应系统屏蔽掉。做父母的,要真正带着和孩子沟通的意愿,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,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。
文章来源:作者:孙聿为,资深媒体人,青少年教育与亲密关系心理辅导师